前言: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河南广播电视台健康大河南《中原产科名医对话》,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郑大三附院产科大主任许雅娟,郑大三附院产科病区主任韩宁,三门峡中心医院妇产医院副院长、妇产科大主任关智芳。刚刚过去的六月份,国家的三胎政策发布,有很多喜欢孩子的家庭,估计已经蠢蠢欲动了,这中间一定不乏高龄、高危孕产妇,那如何保障孕期健康,如何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呢,今天,我们就有请三位主任为我们解答一下。
本期要点:
问题一:2021三孩儿的生育政策来了,很多家庭听到消息是相当的喜悦,那么关主任,三胎政策后,门诊咨询量有没有增加?
关主任:这是儿童节前一天的新闻,当时就上了热搜,搞得70后、80后一晚上没睡着觉,90后相对比较淡定,我的电话都被周围朋友打爆了。目前,门诊每天会有2-3位想要生育三胎的家庭前来做备孕咨询,而且年龄相对较大,这就要求认知关口前移,需要我们在门诊尽早进行备孕指导,部分备孕家庭我们也会推介到相关专科进行治疗,如辅助生殖中心、内分泌科等。那么不论是一胎、二胎、三胎,我们的产检门诊都会为生育家庭把好备孕、产检、生育的大关,让大家放心生!
问题二:许主任,三胎的政策出台之后,您比较担心的是哪方面问题?哪些人应该做孕前检查呢?
许主任:目前二胎妈妈年龄普遍在35岁左右,如果这样推算,很多三胎妈妈的年龄可能要40岁左右了,高龄产妇的比例有所增加,那么相应的胎儿发育异常比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就会增加。而且由于过去的高剖宫产率,三胎开放,可能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情况及盆腔情况更复杂,特别是胎盘植入患者比例会增加。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妈妈身体素质的提高,有些妈妈即使剖腹产2次,子宫状态还是很不错的,生三胎也完全没问题,大家也没有必要过分担忧。
如果准备生三胎,建议大家都要做好全面的孕前检查,尤其是高龄、既往有不良孕产史、以及有基础合并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好以及其它恶性疾病的女性,更要重视产前检查。
问题三:韩主任,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自然受孕,想着都已经生过两个了,第三个也无所谓,等着生就行了,这样的想法会有哪些风险?
韩主任:首先这个想法是肯定不对的。正如许主任所说,生三胎的多数已是高龄。数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然受孕率下降,即使成功受孕,那么发生自然流产、早产、死胎、先天畸形及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会成倍增加,即使前两个孩子都是正常的,那么第三个孩子出问题的概率也非常大。除此之外,随着孕妇年龄的增长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妊娠合并症的风险也是在增加的,而且生产过程中易发生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危急母儿安全。如果孕期因为抱着侥幸心理而忽略产前检查,那么对孕妇及胎儿的不良影响都是很大的。另外对于已经做过两次剖宫产的孕妇来说,三胎发生子宫瘢痕薄、子宫破裂的风险将较二胎时进一步增加。由于高龄经产妇的身体状况与年轻时相比有所下降,不要认为生育过两次有经验,就抱有侥幸心理,不重视孕期检查,轻视三胎的孕育过程。
问题四:前段时间孕妇吃荔枝导致流产事件,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怎么吃个荔枝就吃出来妊娠期高血糖了?这个病的发病率是怎么样的,容易中招的人群又有哪些呢?
关主任:关于这个新闻大家可能有误解,首先妊娠期因为胎盘会分泌大量的抗胰岛素样物质,导致孕期血糖升高,当超过一定的参考值时,就会被医生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或孕前糖尿病,新闻中的孕妇实际上是妊娠期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又不规范饮食,吃了大量的高糖水果--荔枝,那么就会引起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酮症酸中毒。这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导致流产、胎儿发育异常、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严重者发生死胎不良结果。
这个新闻的确是很让人痛心,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会时不时遇到一些不规范产检的,孕8月左右因为高血糖而宫内死胎的患者。其实荔枝本身富含维生素、苹果酸、糖类等营养成分,孕妇不是不可以吃,只是要控制吃的量。不光是荔枝,其他任何高糖食物,都不能不加控制的吃,否则即使没有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也会发生高血糖,导致一些不良结局。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全球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高达3.96%~6.8%,而咱们国家的发病率高达17. 5%,已经成为危害母婴健康的重要妊娠并发症之一。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包括:孕前超重或肥胖、妊娠期间增重过多的孕妇。有家族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因为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如果孕妇的父母亲有糖尿病史,那么孕妇更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曾经有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畸形、胎儿宫内死亡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共同的基础,即肥胖、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等,使得两者发病相互促进,互为并发症。缺乏运动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孕妇。比如如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差、工作压力、负性情绪、熬夜等孕期反反复复真菌性阴道炎的孕妇。以上这些就是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
问题五:那么可能导致孕产妇死亡或者胎死腹中的原因都有哪些?
许主任:根据最新的调查研究表明,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常见的原因包括: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等。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产科出血都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临床上导致胎死腹中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孕妇本身,孕妇合并症及并发症为死胎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常见的比如重度子痫前期由于血管痉挛导致胎盘血流减少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最终胎死宫内;妊娠糖尿病由于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导致酮症酸中毒状况引起死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胎盘绒毛板上沉积胆酸,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缺乏氧供,宫内胎儿发生窘迫,进而导致死亡。第二是胎儿方面因素,其中胎儿严重畸形为主要原因,包括循环系统畸形及体表其他系统畸形;胎儿本身染色体异常如最常见的21-三体综合征;母儿血型不合引起的严重宫内溶血反应;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宫内感染等均可导致胎儿宫内死亡。第三是胎盘因素:胎盘是维持胎儿宫内生长、发育,保证胎儿营养供给的重要器官,胎盘早剥发生时由于减少或阻断了胎儿正常血供,影响其氧气及营养的摄取,导致胎儿急性缺氧,进一步发生窒息,导致胎死宫内。第四是脐带因素:脐带是母体与胎儿连接的生命通道,脐带病变常见的有脐带真结、脐带扭转、脐带绕颈、脐带附着位置异常、脐带血管栓塞等。还有一些不明原因的死胎,很多情况下死胎的具体原因不能明确,明确死胎死因的最有价值的检查有胎盘组织学检查、尸检和细胞遗传学检查。
问题六:在这种情况下做产检和围产保健显得尤为重要了,围产期一般指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围产保健有什么作用?
韩主任:围产期保健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母亲、胎儿和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保健工作。围产保健对于孕妇本人及胎儿都是有重大意义的。定期的围产保健一方面能对胎儿的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形态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等问题,同时还有很多是针对孕妇健康的,比如体重、血压、血糖的检查,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早期发现,以便医生给予孕产妇在营养、生活、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使孕妇能够顺利度过孕产期,使母亲的健康和胎儿、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得到很好的保护。加强围产期保健是降低围产期死亡率、保障母婴平安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举措。
问题七:除了体重、血压、胎心这些基础检查,规范的孕期管理也非常重要,它具体都有哪些呢?
关主任:合理的产前检查时间及次数不仅能保证孕期保健的质量,也能节省医疗资源。根据我国《孕前及孕期保健指南(2018年)》推荐的产前检查包括:第1次检查:6~13+6周,此时应建立孕期保健手册;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评估孕期高危因素;明确血压、体重与体重指数;妇科检查;12周左右开始听胎心率。相关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型(Rh及ABO,并对Rh阴性者行抗D滴度检查)、肝肾功能、传染病、甲状腺功能筛查、心电图、空腹血糖、微量元素、阴道分泌物、NT彩超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等。第2次检查:14~19+6周,此次应完善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及胎心率的测量。血清学检查包括唐氏筛查(15~20+6周)、无创DNA检查(15~20+6周)及必要时羊水穿刺(18周以后);此阶段应常规补充钙剂,贫血孕妇给予铁剂。第3次检查:20~24周,此次应完善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及胎心率的测量。此期应完善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即胎儿四维彩超及胎儿超声心动图;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此时还应行引导超声明确宫颈长度情况。其他包括血常规及尿常规情况。第4次检查:25~28周,此次应完善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及胎心率的测量。并完善75gOGTT、血尿常规及胎儿超声;Rh阴性者复查抗D滴度。第5次检查:29~32周,此次应完善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及胎心率的测量,同时明确胎位情况;完善胎儿超声、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胆汁酸血糖及甲状腺等情况。第6次检查:33~36周,完善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及胎心率的测量并再次确认胎位。胎儿彩超、电子胎心监护并复查尿常规;阴道分泌物B族链球菌检查(35~37周)。第7~11次检查:37~41周,(此时应每周一次围产保健),每次均应完善血压、体重、宫高、腹围及胎心率的测量并确认胎位,判断胎儿衔接情况;胎儿彩超检查;电子胎心监护(每周一次);抽血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胎盘功能及肝肾功能等;必要时行宫颈评分检查。
问题八:那么现在我省的围产保健率是多少?这些不做围保的人,都来自哪些地方(如农村地区)?我们又应该如何推进围产保健率的提高?
许主任:根据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省目前早孕建册率接近90%,产前检查率95%,而那些没有按时行围产保健的孕妇主要来自农村,尤其是贫困县、贫困村等经济及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区域,距离医院比较远、交通不便利,孕妇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既往已经生育过,对于定期围产保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更有甚者认为医院乱收费、过度开检查单等、对医院的信任感不高,这些原因导致孕妇并没有按时参加围产保健。
为了提高孕妇围产保健率,作为省妇幼保健院,我们应该加大围产期孕产保健的宣传力度。通过督促早孕建档、定期产检、住院分娩、产后访视等各个环节的把控,加强对高危孕妇进行高危管理,开展计划生育技术咨询和指导等措施,完善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卫生服务网络和卫生部门的技术优势,在社区、居委、市场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开展孕产期保健知识宣传,并利用报纸等大众传媒进行健康教育。对社区妇幼保健人员、街镇妇女干部及计生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围产期保健、母乳喂养、产后访视等相关知识。并且整合卫计资源,充实妇幼工作队伍,加强培训,充分发挥卫生服务网络和卫生部门的技术优势,信息共享,加强健康教育,争取实现孕产妇管理从被动向主动的方向转变,提高早孕建卡率、产检率、产后访视率等。
问题九:如果确实没有条件做围保,哪些围保是必须要做的?
韩主任:考虑到每个地方医疗水平及孕妇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同时又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建议,早孕期国家免费提供的NT彩超是必须要做的,以尽早发现胎儿结构上的异常;早孕期完善甲状腺功能的检查,若发现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尽早补充甲状腺素,降低甲状腺激素缺乏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影响;15周以后对于35岁以下,无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必须行国家免费提供的血清学检查即唐氏筛查,明确胎儿是否存在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对于35岁以上或者曾经有过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在18周~24周到有相关资质的医院行产前诊断,羊水穿刺检查,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尽早发现有染色体异常的胎儿;20~24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也是必须要做的,明确胎儿是否有畸形对于胎儿出生后家庭、社会都有重大意义;鉴于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孕妇及胎儿的不良影响,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尽可能行75gOGTT检查,若有困难,也应定期复查血糖;32周以后的电子胎心监护及2~4周一次的胎儿彩超也是必须要做的。
问题十:不管是大人出问题,还是孩子出问题,对一个三胎家庭的伤害一定是极大的,在三胎政策出来后,您认为需要做的围产期的科普宣传还有哪些?
许主任:第一、我们建议所有计划妊娠的妇女均应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尤其是对于高龄经产妇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不可忽视。孕前检查的项目包括基础营养状态评估;血压、血糖等内外科疾病的筛查;常规妇科检查、妇科超声、宫颈癌筛查等。经产妇应向医生详细提供此前分娩的具体情况,包括孕期合并症、胎儿发育情况、产检中异常检查结果、分娩方式,有无难产、助产、产道裂伤以及剖宫产原因、有无产后出血等。有既往合并症或手术史的孕妇应进行孕前咨询,确定目前身体情况及子宫恢复情况可耐受再次妊娠,才可以进行备孕。
第二、确定适合备孕后,孕前至少 3 个月及孕早期要及时足量补充叶酸,这可以明显降低胎儿患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同时,还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合理体重,多进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制品、动物肝脏、瘦肉、蛋类等。孕早期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场所活动,避免细菌、病毒感染,影响胚胎发育。
第三、确认可以再次妊娠的妇女,在首次确认妊娠或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化验检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排除宫外孕。对于有先兆流产征兆的孕妇,给予相应的保胎措施。同时,孕妇需到相应社区医院办理母子保健手册,去正规医院建档,按照要求定期进行系统性产检。一般情况下,孕 11 周至 13 周 6 天完成超声 NT 检查,排除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及其他先天性疾病。对于超过 35 周岁的高龄孕妇,不推荐进行常规血清学筛查,而是建议孕中期做羊第水穿刺,排除胚胎染色体异常,提高诊断准确率。孕 22 周至 24 周进行胎儿排畸超声检查,排除重大器官畸形。如发现致死性畸形或先天性染色体异常,建议及时终止妊娠。到了孕晚期,要加强监护,每日自数胎动,定期监测血压及血糖情况,适当增加产检频率,每 1 周至 2 周产检一次直至分娩。
第四、有剖宫产史或其他子宫手术史(如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宫角妊娠)的患者,再次妊娠建议至少间隔两年以上。在早孕期超声检查时,确认孕囊着床位置与子宫瘢痕的距离,如确认为瘢痕妊娠,孕期发生胎盘植入、子宫破裂、产前及产后大出血的风险会明显升高,建议尽早在严密的临床监护下终止妊娠。
第五、高龄妈妈一定要注意按时产检,如感觉不适或胎动异常要到医院就诊,并适当增加产检频率,以便及时发现母婴异常信号,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孕晚期还应特别注意对宫缩的识别和监测,经历过两次顺产的经产妇在生育第三胎时产程会明显缩短,千万不要等到出现规律宫缩或破水后再到医院就诊,否则可能导致途中分娩,新生儿护理不当还可能发生意外。如果是有过剖宫产史的孕妇,宫缩会导致子宫下段拉长变薄,甚至可能会突然出现子宫破裂、腹腔内出血、胎死宫内等。因此,高龄经产妇无论前两次是何种分娩方式,在出现间断下腹发紧、腹痛、破水或见红时,都应立即前往医院,由专科医生判断临产情况,必要时住院观察,尽量避免院外分娩造成产妇及新生儿损伤。
其实关于孕期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相关的科普宣传在我们医院的产科公众号都有科普文章,欢迎大家关注阅读。
嘉宾介绍:
许雅娟;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孕产保健部部长、产科大主任。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至今。现任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妇产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围产医学学组常委兼秘书长;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促进自然分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医学遗传学学组委员;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河南省预防医学妇幼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盆底重建学组委员;郑州市中医药学会妇产科专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1999年曾做为郑州市跨世纪人才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研修妇产科专业1年。2002年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04年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4年晋升主任医师,2008、2010、2012、2014、2016、2017年分别被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9、2011、2013、2015、2016、2017年被郑州大学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2014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医师”。2015、2016年被郑州市评为“医德标兵”荣誉称号。2016年被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评为“女工工作积极分子”。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诊断和处理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病人。专业特长:产前诊断、高危妊娠、妇科肿瘤、不孕症等。三十余年来,先后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SCI6篇,论著两本。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部、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及郑州市科技进步奖等9项。
关智芳,女,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妇产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从事妇产科临床三十年,曾先后在北京人民医院、郑州省人民医院、郑大三附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妇产科各类手术,专长产科领域各种疑难病例的处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产后出血方面率先开展B-lynch、子宫下段折叠缝合;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方面开展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具备各种产科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技术和成功经验。能独立完成妇产科各种手术治疗。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先进个人,多次被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全民民健康促进会妇产科分会副主委,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慢性盆腔痛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促进自然分娩专业委员会委员,三门峡市急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三门峡市孕产妇死亡评审组组长,三门峡市围产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三门峡市医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三门峡市医学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国家级及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
韩宁,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副主任,产房主任,现为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会生育健康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高危妊娠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学会盆底重建学组委员;河南省中医妇科学会常委;河南省产科质量质控专家;河南省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郑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妇产科疾病、分娩、剖宫产、产后各种并发症的治疗,擅长产前诊断、高危妊娠的管理及产科急危疑难病症的抢救和诊治。曾多次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河南省百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及参与本专业科研项目10余项。